新闻资讯

私有云构架领导者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新闻资讯 >

新闻资讯

浅谈信创与中国软件的机遇与挑战
发布日期:2025-03-10 浏览次数:0

根据一项有关信创产业的报告数据显示:2022 年我国信创产业规模达 9220.2 亿元。预计到 2025 年,我国信创产业规模将突破 2 万亿元;在信创产业中,核心产品市场 (主要是基础软硬件) 占比 26%,非核心产品市场 (主要是平台软件、应用软件、IT 安全产品) 占比 74%;民营企业在信创中比 62.4%,是******的信创群体。信创、国产化成为中国软件业的标配,听到最多的就是“你家适配....了吗”,“性能咋样”,“与国外...差距如何”等话题,本文从信创带来行业的机会、挑战与展望进行剖析,仅代表个人观点。

▍ 信创带来更多的机会

在过去几年随着信创替代的深入,整个中国软件业进入全新的加速重构,其实就是把整个行业重新做一遍再叠加国家层面的数字化转型升级,如果抓住这波机会,做的好的更好,落后的实现反超不是问题。

1

在此过程中我们看到几个标志性事件

1,阿里的去IOE:从本质上阿里很好的诠释了IT的价值在于创新,在于让你干以前干不了的事情,而不是仅仅的省钱,从应用架构、组织架构、开发模式全面转型具备敏捷业务能力,从支撑型转向创新型。

2,央国企纷纷成立数科公司:央企代表行业龙头为使落实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需要,纷纷成立科技数科公司,背后释放出的信号是顶层设计坚定推动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决心。而且一方面,这些数科公司几乎全部围绕央国企主责主业,代表其业务极其细分、强调差异化;另一方面数科公司作为打通集团内部信息化和对外服务的科技企业,承担着集团国产化替代的组织者和攻坚者。

3,华为MetaERP的国产化替代:华为宣布实现自主可控的MetaERP,打破欧美企业在高端ERP领域的封锁,推出全栈自主可控、技术更******、超大规模云原生系统。在此之前,中国大型企业使用OracleSAP等欧美国家的ERP系统,而这些数据都有随时泄露的风险。

2

在信创替代等背景的催化下,整个中国的软件供应链产业会迎来软件重构、升级换代的全新机遇,同时构建起全新的生态合作体系,进而有望重塑整个中国软件产业的市场格局,更多CRMPLMSCMMES等更多自主可控的企业IT系统软件正在路上,将抢占生态适配先机,曾经的跟随者成为未来引领者,将重塑中国软件行业。

▍ 信创国产化面临的挑战

信创,虽然给整个行业带来曙光,可是据赛迪的一份报告也显示,中国上市软件公司的总体利润已连续 3 年下滑,而且2024 年上半年同比下滑了 91.62%,收入虽然高达 2988 亿元,但净利润仅为 6.9 亿元,每 1 元只赚 2 分钱,可谓相当惨烈。

国产化替代,一定程度上我们在基础软硬件,办公应用等领域取得突破,在党政、关键行业,通过技术栈重构重新夺回了市场,但另一层面当我们一切自主后,我们也把价格也打了下来,价格战愈演愈烈。特别是近两年经济整体下行的情况下,身边不少从事信创、特别是非核心产品从业者苦不堪言,面临大量裁员、降薪;笔者从事软件业近20年,头一次切身感受到2024的“寒意”,问题到底出在哪?我们不够勤奋吗?软件业产能过剩?

 

记得去年行业关注一则新闻:预算 330 万的项目,有公司直接报价 5 万!

3

很明显类似这样的项目案例比比皆是,低价中标恶意破坏市场,这也是很多从业公司形成的惯性思维:一期不挣钱,靠二期,三期 收回成本,美其名曰与甲方深度绑定,战略合作。殊不知这个过程没有赢家,厂商为了生存而控制成本,只能降低交付质量,产品一大堆问题,甲方更是失去对国产化软件信心,各种吐槽。

 

▍ 结语

 

随着这一波 AI 浪潮特别是 DeepSeek 的崛起,中国科技再次站在了************的水平,对中国软件业产生极好的示范效应。中国软件行业仍然需要像 DeepSeek 那样的英雄,不是为了赚快钱,而是沉下心来做好创新,真正做出一款*********的产品才是王道。


Copyright©2019-2020 安徽中科云信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  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004699号-1